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,也是深化各项税收改革的关键之年。今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认真贯彻中央、省、市的一系列新理念、新战略、新部署,坚持“创新发展、保位争先、加快转型”的工作基调,围绕市局 “一三五”工作思路,聚力“组织收入、依法行政、深化改革、便民办税、严管善待、绩效管理”工作重点,确保“十三五”全市地税工作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2016年全市地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:
一、聚力组织收入,奋力实现“十三五”开门红
(一)强化计划管理与绩效考核联动。优化收入计划的“定、分、调、考”,分月下达计划,逐月通报、按季考核,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。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原则,落实收入质量评价办法,强化收入质量动态监管考核,确保收入量增质更优。严格收入问责,增强考核严肃性,把各级领导责任与组织收入工作挂钩,对由于征管努力程度不够而未完成收入任务的,考核时要严格问责。
(二)强化税收分析与税源管理联动。抓好全市纳税前20强企业“一户一分析”,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“营改增”等政策效应分析、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关联分析、薄弱环节成因分析,加强续建、新建重点项目税收监控。加强天然气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;抓好所得税汇算清缴和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管理;建立健全集住宅、非住宅、房屋租赁为一体的房地产交易计税价格核定系统,强化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;加强债券置换、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、农村集镇建设等税收管理;提升城建税实征率,加强印花税核查清收,抓好残保金自征工作,强化“两费”比对,确保基金附加与税收同步增长。
(三)强化风险排查与税务稽查联动。依托综合治税平台、风控平台和征管系统数据,加强重点税源、重点税种、征管薄弱环节的监控分析,精准识别、应对风险。强化欠税变动率监控,特别是抓好“营改增”行业欠税清理,确保移交不留风险。强化税务稽查,大力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发票专项整治工作,健全与国税、公安协作办案机制,强化大要案查处,落实税收“黑名单”制度,曝光重大涉税违法犯罪案件,提高稽查震慑力。
(四)强化党政重视与综合治税联动。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好组织收入面临的形势和困难,争取理解和支持;扩大与有关部门合作的范围与合作深度,在涉税信息交换、税收征管执法等争取更大合作,实现信息共享、管理互助、信用互认。
二、聚力依法行政,推进法治地税建设
(五)加强法治宣传教育。制定并实施全系统《 “七五”普法规划》《普法依法治理年度计划》,完善学法用法制度,建立健全税法宣传长效机制,重点加强地税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税收宣传,提升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素养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。
(六)规范税收执法行为。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,不断规范税务行政裁量权和税务行政处罚行为,用好“两权”运行监督管理信息系统;健全执法内控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,通过综合开展执法督察、执法监察、内部审计、执法案卷评查、稽查案件复查,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,促进规范执法。
(七)开展法治地税创建。深入推进“依法行政示范单位”和“法治税务示范基地”创建,持续开展“学法用法示范单位”创建活动,巩固深化创建成果,以点带面,整体推进。
(八)加强税务行政救济。抓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,实行税收法律顾问制度,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和法律救济,切实维护征纳双方合法权益。
三、聚力深化改革,推进税收管理转型
(九)顺应地方税制改革。积极推进“营改增”全面扩围,开展政策效应和税收影响分析测算,加强相关行业欠税清收和后续管理,认真做好房地产税、环保税开征,资源税、个人所得税改革,企业所得税、消费税、车购税征管范围调整的前置准备工作。
(十)推进行政审批改革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,落实权力、责任、负面“三张清单”制度,强化后续管理,做到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;规范 “三证合一”工作流程,加强与工商、质检部门衔接,确保改革后征管工作运行顺畅。
(十一)深化税收征管改革。学习贯彻年内将出台的新《税收征管法》,积极应对网络交易征税、税额确认、第三方信息采集、纳税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变化。全面落实《征管规范(1.1版)》,强化“金三”系统功能应用,准确把握征管规范和金税三期工程的契合点,促进税收征管规范化、标准化。坚持风险管理导向,加强风险管理平台与“金三”系统衔接,开展重点行业税收风险排查,抓好大企业、高收入高净值纳税人及自然人税收风险应对。
(十二)深化国地税合作。全面落实《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》和《国地税合作工作规范(1.0版)》,推动国税、地税各领域合作,实行相互委托代征,加强税收执法协作和办税服务合作,试点“前台一家受理、后台分别办理、限时办结反馈”办税服务模式。抓好《秦巴山区部分地市税收合作框架协议》《川渝合作示范区税收合作框架协议》落实,提升跨区域国、地税合作水平。
(十三)强化信息管税。积极落实总局《“互联网+税务”行动计划》,探索建立互联网涉税信息搜集、分析利用平台。依托云计算、大数据和市级综合治税平台,提高涉税信息综合分析和深度利用水平。全面推行存量房评估系统,开展GIS系统在房地产评估和土地增值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管理应用。加强信息数据安全管理,搭建数据集中灾备系统,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建设,为深化征管改革提供稳固强大的信息支撑体系。
四、聚力便民办税,拓展税收服务职能
(十四)提升站位服务大局。围绕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和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部署,不断完善相关税收对接服务措施,承接全市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纲要和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相关税收政策支持服务。深化银税互动,扩大银税合作覆盖面、受益面,积极助力经济稳增长。
(十五)便捷高效服务税户。持续深化“便民办税春风行动” ,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。拓展办税服务平台,在银行自助区、商业繁华区设立自助办税终端;加强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,打造电子办税中心,推广APP等移动互联网应用;建设网线互通、知识库兼容、服务项目丰富的12366热线平台,开通“三证合一”短信提醒服务;结合门户网站、微博微信、二维码一次性告知等,打造“六能”型综合办税服务平台,为纳税人提供 “足不出户” “如影随形”的便捷服务。探索建立网上纳税人学堂,开展“纳税人学堂活动月”活动,扩大“同城通办”试点,力争实现“全市通办”,进一步精简表证单书,逐步扩大免填范围,进一步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。加强纳税人信用管理,强化评级结果应用。健全纳税服务质量监督机制,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,持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。
(十六)倾心服务基层群众。重视和关心基层,换位思考理解基层,想方设法帮助基层。强化工作统筹协调,进一步精简会议、文件、简报和基层上报的报表资料,尽力减轻基层负担;统一税收政策执行口径,基层请示事项要“有问必答”;人财物继续向基层倾斜,进一步改善基层工作、生活条件。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攻坚,因户因人施策,统筹开展“点对点”服务、“一对一”救助、“多对一”帮扶,确保脱贫奔康路上一个都不少。
五、聚力严管善待,提升队伍能力活力
(十七)提高带队能力。认真贯彻省委《干部任用条例》“5+1”文件精神,以“好干部”和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为标准,鲜明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。落实领导干部交流制度,按照年龄合理搭配、特长优势互补原则优化班子结构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,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,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充分发挥班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,全方位提升领导班子带队能力。
(十八)提升队伍战力。改进教育培训机制,根据岗位业务需求,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综合培训;充分利用好税务网络教育培训平台,提升队伍自觉学习和适应现代税收管理的能力。探索人才储备新路径,加强各年龄段人才队伍梯次建设,完善人才库管理办法,强化人才能级和动态管理。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和“上挂下派”力度,让更多干部具备多层级、多岗位工作能力和经验。加强干部日常管理,深化公务员制度改革及人事制度改革,全面落实系统养老保险改革各项工作,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,稳步推进公车改革,妥善安置相关人员。
(十九)保持廉洁定力。全面落实“两个责任”,进一步明晰“两个责任”清单,厘清责任边界;各级党组及班子成员必须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体责任,因“两个责任”落实不到位的,主动引咎辞职。严格执行党的纪律,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和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,加强对遵守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,强化纪律约束,确保政令畅通。坚持“惩防并举”,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,把“两头”(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、基层一线征管执法人员)和“两权”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,充分运用“两权”运行监督管理信息系统,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;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把握“四种形态”,严格纪律审查和“一案双查”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坚持有案必查、有腐必惩,充分发挥内审、办案的综合监督效用;深化廉政文化建设,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。弛而不息纠“四风”,紧盯“四风”新形式、新动向,将“四风”突出问题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列入纪律审查重点,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防止“四风”问题反弹回潮。
(二十)激发干事活力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,落实管党治党责任,坚持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考核;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、管理、服务工作,强化思想政治教育,一刻不松地抓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;强化典型引路,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,注重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、带动和激励作用,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。推进地税文化建设,建好新办公业务用房地税文化展厅,成立达州税务学会,继续办好《达州地税》杂志,举办道德讲堂,提炼通俗易懂、朗朗上口、具有引领激励作用的达州地税精神,使之成为全市地税干部的一种生命基因和行为方式。
六、聚力绩效管理,提高行政管理效能
(二十一)强化领导责任。用好绩效管理4.0版,将领导班子作为“关键少数”纳入重点考评对象,把“一把手”个人绩效与本单位组织绩效全面挂钩,班子成员个人绩效与分管部门、联系点的组织绩效挂钩。按总局、省局规定配齐配强绩效办人员,加强督促检查,强化过程管理。
(二十二)持续改进优化。认真总结上年制度体系和指标体系设计的优劣得失,结合地方目标绩效考核和本单位实际,进一步优化指标设置,优化加减分考评,改进分档指标考评,提高机考指标比重,压缩考评周期,最大限度提高制度的科学性、公正性,增强指标的操作性、实用性,提高考评质效。
(二十三)严格实施考评。各科(股)室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,在全力争取得分最高化、加分最大化、扣分最少化的基础上,严格按照考评规则和细则考评打分,确保考评结果真实有效。
(二十四)强化结果运用。将考评结果与个人评先评优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、干部选拔任用挂钩,让优秀者脱颖而出,获得“实惠”; 强化对绩效不佳单位的问责,有效维护绩效管理的公信力和执行力。